English|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

首页 > 制度建设 > 正文

中共河北美术学院委员会 河北美术学院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

发布者:  时间:2017-12-07 12:28:15  浏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的意见》(中发〔2016〕31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教党〔2017〕62号)和《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冀发〔2017〕 8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燕赵大地办教育,努力开创我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改革发展新局面,结合我校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意义

(一)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迫切需要,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师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迫切需要,事关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的根本问题,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

(二)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目标,迫切需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近年来,贯彻中央和省委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我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创新工作载体、手段和方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建设、保持健康快速发展良好局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应清楚地认识到,思想活跃是高校的固有特征,改革发展没有休止符,和谐稳定局面的维护永远在路上。当前,全校上下正在发扬“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精神,做好迎接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工作,迫切需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为实现学校新的跨越提供强大动力和坚强保障。

二、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总体要求

(三)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切实抓好各方面基础性建设和基础性工作,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建设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美术大学,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四)基本原则

1.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坚持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把党的建设贯穿始终,着力解决突出问题,把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维护党中央权威、保证党的团结统一,牢牢掌握党对高校的领导权。

2.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好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3.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

4.坚持遵循教育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把握师生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注重理论教育和实践活动相结合、普遍要求和分类指导相结合,提高工作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5.坚持改革创新。继承和发扬传统工作优势,适应时代和实践发展新变化,推进理念思路、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创新,增强工作时代感和实效性。

三、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任务

(五)大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着眼于提升广大师生思想政治素质,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切实抓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教育,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教育,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同时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培养造就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有计划、分层次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培训,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纳入领导干部特别是新提任干部学习培训、教师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过程中。深入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更好地发挥大学生理论骨干的引领带动作用。整合校内教工、学生宣讲资源,组建一支由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青年学生共同组成的宣讲团,实行项目化选题、动态化管理、研讨式备课,在广大师生中进行常态化宣讲。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引导师生把“个人梦”融入“中国梦”,用实际行动实现人生理想。有针对性做好深层次思想理论问题辨析引导,旗帜鲜明批判错误观点和思潮。

(六)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全过程,体现在师生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的具体实践中,增强广大师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以国家重大成就、重大仪式、重要时间节点等为契机,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科学精神教育;以诚信建设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提升师生道德素养。积极探索富有时代气息的新平台、新载体,深入浅出、情理交融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成为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践行者。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组织开展“美丽河北﹒最美人物进校园”活动,大力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着力培育一批“最美燕赵大学生”。积极推进文明校园创建,组织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寝室”等系列推选活动,争创省级、国家级文明校园形成良好育人环境。

(七)构建文化育人质量提升体系。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实施文化育人工程,搭建文化育人教学平台、体验平台、研发平台和传播平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研习中华文化重要典籍,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和选修课。组织燕赵优秀传统文化、地方戏曲和高雅艺术进校园,让学生接受“根”的教育。积极举办汉字听写大赛、经典诵读、人文知识大赛等活动,使师生多层次、多维度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加强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充分利用我国改革发展伟大成就以及我省厚重的红色教育资源,深入开展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充分利用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国家公祭仪式等组织开展主题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导广大师生深刻认识到,爱国主义是具体的、现实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必须长期坚持,不可动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不可动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扎根中国大地、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独立自主实现国家发展的大政方针必须长期坚持,不可动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动校园原创文化建设,推出师生原创文学艺术精品。加强美术馆、校史馆、档案馆等文化场馆建设,打造师生爱校教育基地;深入挖掘校史校训校歌的历史积淀、时代价值、精神理念。优化校风学风,培养大学精神,滋养师生心灵、涵育师生品行、引领社会风尚。

四、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

(八)构建课程育人质量提升体系。统筹推进“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程体系和教育教学创新计划。完善课程设置管理、课程标准和教案评价制度。修订各类专业教材,加强课堂教学设计和管理,研究制定课程育人指导意见,充分挖掘各门专业课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作为教材讲义必要章节、课堂讲授重要内容和学生考核关键知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发挥专业教师课程育人的主体作用,健全课程育人管理、运行体制,将课程育人作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作为教学督导和教师绩效考核的重要方面。加强教材使用和课堂教学管理,研究制定引进教材选用管理办法,建立国家优秀教材奖励制度,制定高校课堂教学管理指导意见,明确课堂教学的纪律要求。培育选树一批“学科育人示范课”,建立一批“课程思政研究中心”。

(九)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学校重点课程予以优先保证,合理设置教学规模,严格落实课程学分、学时,并逐年加大经费投入。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培养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育校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名师,争创省内外知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学团队。落实上级关于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任职资格制度要求,持续抓好专职教师培养培训与研修,定期举办骨干教师、新进教师等示范培训。贯彻落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完善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注重以问题为导向开展专题式教学,加强集体备课和名师引领,开展教学攻关行动,力争推出一个品牌项目。校级领导和各二级学院党组织书记、院长每学期至少为学生讲一次思想政治理论课,并纳入领导干部年度考评体系。积极聘请省内党政机关、社科理论界专家作特聘教授,承担教学任务。

五、推进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

(十)在服务引导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围绕师生、服务师生,把握师生发展需要,提供靶向服务,增强供给能力,积极帮助解决师生工作学习中的合理诉求,在关心人、帮助人、服务人中教育人、引导人。充分发挥教职工在教代会中的主体作用,在平等沟通、民主讨论、互动交流中进行思想引导。进一步加强学生就业指导,帮助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引导他们自觉把国家的前途命运与解决学习成长中的困惑和问题结合起来,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着力构建心理育人质量提升体系,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深入构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平台保障“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把“扶困”与“扶智”,“扶困”与“扶志”结合起来,建立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四位一体”的发展资助体系,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奖励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实现无偿资助与有偿资助、显性资助与隐性资助的有机融合,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着力培养受助学生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好品质,提升资助育人的质量。

(十一)构建实践育人质量提升体系。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相结合,整合各类实践资源,强化项目管理,丰富实践内容,创新实践形式,拓展实践平台,完善支持机制,教育引导师生在亲身参与中增强实践能力。把实践育人纳入教育教学的总体规划,按照实践教学大纲和规范,系统设计社会实践教育教学体系,分类制定实践教学标准,提高实践教学比重。完善科教融合、校企联合等协同育人模式,加强创新创业基地、实习实践基地建设。设立社会实践专项课题,鼓励引导师生积极参与“体验省情服务群众”和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将国防教育列入学校教学计划,把大学生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课作为必修课,强化学生国防意识。广泛开展社会公益活动,把志愿服务纳入学分。

(十二)积极发挥共青团、学生会组织和学生社团作用。切实加强共青团组织建设,将思想政治引领贯穿共青团各项工作和活动,创新组织动员青年团员的载体和方式,推进服务型团组织建设。加强对学生会的政治引领和工作指导,强化学生会桥梁纽带职能,搭建学生了解学校、学校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平台,提高团组织的服务水平。加强对学生社团的管理、引导、服务和联系。积极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类社团建设,开展扎实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支持鼓励大学生志愿者社团建设,培育壮大大学生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团组织在激发学生潜能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引导青年学生在参与社团活动中发现自己的兴趣、特长和发展方向,推进社团活动课程化设计,提高社团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实施大学生社团登记和年检制度,规范日常活动,促进有序发展。

(十三)加强新媒体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建设。树立互联网思维,突出红色引领、打造绿色平台、抢占网络制高点,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新媒体信息技术高度融合,使新媒体成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平台。按照要求深入实施“易班”等新应用推广行动计划和中国大学生在线引领工程。整合校内、校外教育教学资源,加强学生互动社区、主题教育网站、专业学术网站和“两微一端”建设,努力打造在省内乃至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权威新媒体阵地。大力推进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管理人员等博客、微博客、微信公众号、QQ群等网络新媒体建设,形成网络育人的浓厚氛围。加强网络评论员、网络信息员队伍建设,建立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制定管理制度,唱响网上主旋律。将优秀网络文化成果纳入科研成果统计、职务(职称) 评聘和评奖评优范围,激发广大师生投身网络正能量宣传的激情和动力。

六、全面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建设和管理

(十四)加强对课堂教学的建设管理。守好课堂主阵地,健全课堂教学管理办法,完善课程设置管理制度,建立课程标准审核和教案评价制度,加强课堂巡视、课堂监督和学生评教工作,落实校领导和教学督导听课制度。校级领导每月至少安排1次随堂听课,各学院主要负责人每两周至少安排1次随堂听课,开展“听课周”活动。强化教学纪律约束机制,坚持课堂讲授守纪律、公开言论守规矩,所有教育教学活动都不得出现违背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违背宪法法律、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等言行。对违反课堂教学纪律的,依纪依法严肃处理。提高学术委员会建设水平,把政治立场和思想政治表现作为遴选相关成员的底线要求。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类学院每年要组织一次对主要学科观点、思潮的专题分析会,提出相应指导意见和措施。

(十五)严肃学术活动的政治纪律。强化制度约束,根据上级有关规定,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监督的原则,建立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等审批制度,加强对各种读书会、学术沙龙的引导和管理,决不给有害言论提供传播空间。加强对图书馆订购境外书报刊和学术文献数据库、接受境外出版物捐赠的管理。依法管理境外非政府组织在学校的活动,加强对境外资金资助的监管,防范和抵御意识形态渗透。

(十六)构建网络育人质量提升体系。加强涉校网络舆情搜集研判,不断健全网上师生思想动态分析研判机制,及时发现处置网上不良信息,做好重大活动和热点问题、突发事件的网上舆论引导。制定网上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工作规程,规范师生自媒体管理,建立校园网络使用实名登记制度和用网责任制度,形成迅捷、有效的网络信息内容监管机制。建立学校、网信、公安等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形成网络管理合力,严防各种有害信息在网上传播;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建强网络队伍,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引导师生创作共同网络文化产品,传播主旋律、弘扬正能量,营造清朗的校园网络空间。

(十七)防范抵御校园传教。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原则,严禁在学校传播宗教、发展教徒和组织宗教活动。切实落实有关规定,建立健全抵御和防范利用宗教对学校进行渗透的措施和办法。综合运用法律、行政、教育等多种手段,构建教育引导、阻断渠道、依法处理紧密结合的工作格局。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观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教育,深入开展“崇尚科学 拒绝邪教”教育活动,坚决制止宗教极端、暴力恐怖思想传播,加强校园反邪教工作,确保学校安全稳定。

七、着力壮大育人树人工作力量

(十八)明确全员育人职责。制定实施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提升计划,健全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加强对全体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教育培训,着力强化教师的教书育人责任,将思想政治工作有效落实到每名教师的工作职责中,融入到各门课程教学过程中。坚持并不断完善大学生个人成长导师制。定期组织开展师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参与“实施全省高校千名干部下班级、万名教师进宿舍”活动,对大学生开展经常、及时、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构建全员育人工作格局。

(十九)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党务工作队伍建设。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党务工作队伍具有教师和管理人员双重身份,要纳入学校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完善选拔、培养、激励机制,形成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最充足、素质优良的工作力量。按照上级要求,逐步落实队伍建设相关比例要求,专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和党务工作人员不低于全校师生人数的1%,每个院(系) 至少配备1至2名专职组织员,按师生比不低于1: 200的比例设置专职辅导员岗位,按师生比不低于1: 350的比例设置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岗位,执行好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师生比配备要求。逐步落实青年教师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须符合至少一年担任辅导员或班主任工作经历并考核合格的要求。选聘校内名师兼职担任辅导员或班主任。推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党务工作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开展好政工职务等评审工作。严格落实专职辅导员职务职级“双线”晋升办法和保障激励机制,实行职称晋升单列计划、单设标准、单独评审。在各类教育工作先进个人评选表彰中,对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党务工作者给予适当倾斜,加大表彰力度。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责任机制、监督机制,在教师年度考核、职务(职称) 评聘、评优奖励中,把思想政治表现和课堂教学质量作为首要标准。增加课堂教学权重,引导教师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课堂教学上。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把师德规范要求融入人才引进、课题审报、职称评审、导师遴选等评聘和考核各环节,实施师德失范“一票否决”。

八、切实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二十)切实履行好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校党委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监督,对党的建设全面负责,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方向的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和维护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落实党委意识形态工作和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切实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党委书记作为主要负责人,主持党委全面工作,对党委工作负主要责任,履行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并直接分管宣传思想工作;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在党委监督下组织实施党委有关决议,行使高等教育法等规定的各项职权,全面负责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工作。明确分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校领导,统筹做好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服务工作。根据发展需要,适时成立党委教师工作部。其他党委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结合业务分工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建设工作。认真贯彻《河北美术学院领导干部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加强党对团工作的领导,坚持党建带团建,把党的工作融入群团组织活动之中,引导他们发挥联系服务、团结凝聚师生的桥梁纽带作用。纪委要担当起监督职责,强化监督检查,督促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

(二十一)强化各二级学院党的领导。进一步发挥院(部)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履行政治责任,保证监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上级党组织决定的贯彻执行,把握好教学科研管理等重大事项中的政治原则、政治立场、政治方向,在干部队伍、教师队伍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把好政治关。进一步明确党总支书记、院长工作职责,规范完善二级学院党总支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推行党政班子成员交叉任职,党员院长一般应同时任党总支副书记,党员副院长一般应进入党总支领导班子。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通过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和决定本单位重要事项,规范完善党组织会议,健全集体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提升班子整体功能和议事决策水平。进一步加强二级学院党组织理论学习制度,不断提高领导干部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

(二十二)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做到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加强教师党支部、学生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组织教育管理党员和宣传引导凝聚师生的主体作用。优化党支部设置,在按本单位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机构设置教师党支部、按年级专业设置学生党支部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积极推进依托重大项目组、课题组学生公寓和社团组织等建立党组织。选优配强教师、学生党支部书记,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大力选拔“党建带头人、学术带头人”担任教师党支部书记,注重从优秀辅导员、优秀大学生党员中选拔学生党支部书记。定期开展党支部书记轮训,强化党的基本知识、纪律规矩和党建工作方法学习培训。坚持“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落实好每月“党员活动日”制度。严格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制度,督促指导党支部按期换届,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认真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明确各级党组织责任,建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切实把“组织坚强有力、党员作用突出、工作得到促进、师生员工满意”的基层党组织建设目标任务落到实处,扎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积极开展“对标争先”活动,争创标杆党支部。

(二十三)从严管理党员队伍。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增强发展党员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严肃性。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制定党员具体标准,严格落实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的各项要求和程序规范。端正师生入党动机,严把党员入口关,既看工作能力、业务水平、学习成绩,更看政治态度、思想素质、价值取向。重视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海外留学归国教师中发展党员,对那些对党有感情、思想品行好、业务能力强、为人师表的优秀人才,安排专人联系,进行重点培养,条件成熟的及时吸收入党;认真做好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重视发展少数民族学生入党。强化思想引领,充分发挥校院两级教育培训作用,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工作;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坚持不懈抓好理论武装,定期开展集体学习,党员干部每年要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组织党员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增强党的意识,自觉爱党护党为党,敬业修德,奉献社会。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广大师生员工把党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转变为自觉行动。加强党员日常管理监督,制定不同类别党员标准,定期开展党员党性分析,及时稳妥处置不合格党员。教育党员按时足额交纳党费,及时排查党员组织关系,做好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移交管理。

(二十四)加大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建工作保障力度。围绕新形势对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建工作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设立专项研究课题,开展项目式研究,形成一批有深度、有分量、有影响的高质量研究成果。贯彻落实上级要求,按标准逐步落实党的建设工作经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项经费等。学校留存党费应给基层党支部留有一定比例的使用额度。提供相对固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

(二十五)建立思想政治工作评价体系。认真贯彻中央《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河北省委《党委(党组)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河北省党委(党组)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三办法两清单”》河北省委办公厅《关于落实党委(党组) 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方案》有关要求,制定我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三办法两清单”,成立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应急处置意识形态领域突发事件,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建立完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制度,逐步建立起与党内法规有机衔接、位次关系清晰的制度体系。落实“三全育人”要求,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总体测评体系。要创造性开展工作,把创新成果纳入评价内容。实行党组织书记抓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建设年度述职评议考核制度,考核结果和有关情况作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和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执行党的纪律情况监督检查范围。每年对全校思想政治工作进行评估和检查,对履行责任不力,思想政治工作、意识形态工作和党的建设长期薄弱的,严格追究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的主体责任、监督责任、领导责任。